今年七月剛剛歡度成立200周年慶典的巴西國家博物館,9月2日夜晚突發(fā)火災,持續(xù)整晚的大火使館藏2000萬件藏品遭受了無可估量的損失,堪稱浩劫。這場大火,對巴西而言是文化遺產的浩劫,更是對全人類共同文化傳承的巨大損害。而無論后期再怎么補救,大量具備研究價值的文獻資料、藏品已變?yōu)橐黄叩[,損失無法挽回。對于以此為專業(yè)的研究者來說,火災是致命的,他們的研究生涯可能將會因此而終結。
館藏有動物、昆蟲、恐龍化石、牙齒像軍刀一樣的虎骨、土著居民的餐具、埃及木乃伊、哥倫布時代前的陶器、隕石、化石等,很多都是無價之寶,甚至還有世界上最大的隕石——渥拉斯頓環(huán)形山隕石,以及古埃及文物以及一件距今12000年的巴西最早的人類化石,也是美洲最古老的人類化石。
作為一棟老建筑,博物館建(CE認證)筑耐火等級較低,不同區(qū)域間防火分隔差。近年來新建的博物館根據現(xiàn)行消防設計規(guī)范要求建成,如西安的秦兵馬俑博物館、湖北省科技館新館、十堰南水北調博物館等,這些建筑耐火等級均為一、二級。建筑內的防火分隔較為完善,各項消防設施設置合理,整個觀眾參觀的流線組織條理清晰,各處人員主要的疏散通道和疏散樓梯間暢通。盡管近年來新建的這些博物館多為一、二級耐火等級建筑,但由于其功能性需求,建筑內部裝修仍然大量采用了可燃材料。
巴西國家博物館消防設施、監(jiān)控系統(tǒng)都做得不到位,安全體系標準存在很大問題。其次作為一棟老建筑,博物館的外立面相當堅固,而與之相反的是其脆弱的內部結構,都是易燃的木質結構為主體。致力于考古學、人類學研究的巴西國家博物館本身館藏有大量紙質文獻等可燃物。尤為嚴重的是,由于制作處理標本的需要,館內存有乙醇、甲醛等易燃化學藥品,隨著建筑內部結構、房頂坍塌,進一步讓火勢難以控制。
相對而言博物館受當時的建筑材料的限制、建筑設計施工技術的落后以及人們對火災規(guī)律認識不足的局限,耐火等級普遍較低,防火分隔效果差。尤其是一些結構設計形式采用木結構的博物館,由于建筑存在的時間較長,作為建筑構件的木材干燥,并且由于長期的風吹日曬導致質地疏松,這類材料極易發(fā)生火災。同時,古建筑往往以大木柱作為其支撐構件,以形成巨大屋頂?shù)奶厥鈽嬙,一旦失火,燃燒速度可能非常迅猛?br />
巴西國家博物館的這次嚴重的火災,也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,中國的各級博物館都應該引以為教訓,針對博物館消防安全管理標準中存在的風險,小編認為幾個方面做出努力:
應當定期開展消防應急演練、消防安全專項檢查、定期維護館內消防設施設備。
制定一套消防安全管理標準。
加強和普及國人的消費安全意識。